<前言>
中醫藥為中華民族固有的傳統醫藥,三千年來一直肩負著廣大人民的醫療保健,自殷國迄至歷代以下皆沒有醫官掌管中醫藥事業,迄至民國以來,衛生行政始由出身西方醫學教育的西醫主管,主其事者輒以中醫不科學,企圖限制中醫,甚至消減中醫藥。
民國十八年,南京舉行中央衛生委員會議,出席委員一百二十人,全部為西醫,併案通過西醫余岩所提出之限制中醫議章,全國中醫藥界為之譁然,遂有三月十七日上海集會大請願行動,經獲國民政府蔣主席批示不應廢除中醫藥。此後中醫藥界咸感非團結猛晉不能圖生存,非研究改進不能發揚傳統醫學。
<本文>
為保障傳統醫藥中醫先道焦易堂、陳果夫、陳立夫等號召黨國大老,於國民黨三中全會,連署提議成立「中央國醫館」,民國二十年國醫館成立,焦易堂先生膺任館長,陳立夫先生為理事會理事長。
民國二十二年,在覃勤道長積極運作下,中醫條例在立法院審查通過,始確立「中醫師」地位,復依中醫條例設立中醫委員會,中醫至此始納入政體系。民國卅四年鄭曼青、覃勤等前輩籌備成立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聯合會,拔舉鄭曼青道長為創會理事長,覃勤為常務理事兼祕書長,從此中醫納入國家職業團體體制以內。在中醫前輩積極推動下,爭取中醫師在立法院及國民大會參政權。
民國三十八年時局紊亂,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全聯會在大陸選出之理監事,多人未隨政府來台。為賡續爭取中醫藥權益,賴少魂、陳九如及謝樹庭、汪飛白、張百塘、吳海峰、黃維三、涂全福、連德全等道長發起下,集結在台灣的國內的中醫藥人士向內政部申請成立「中華民國中醫藥學會」,民國四十二年四月卅四日中醫藥界在台設立的第一個全國性學術團體於焉誕生,大會推舉在大陸內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所選出之國民大會代表為創會理事長。
本會創會的會員,皆為來自國內中醫藥界的菁英,除以上發起人之外,尚有台北市吳惠平、修養齋、鄭曼青、覃勤、奚復一、蘇錦全、陳紹國、涂黻廷、易惠民、甘偉松、魏志恆,基隆市陳納藝、連德全、簡子鑫,台北縣褚萬定、陳天祐、宋存楚,宜蘭縣廖發財,桃園縣梁錫鈿,新竹縣劉宋彬,苗栗縣李欽,台中市何人豪,高雄市王崇明等,皆為熱心發展中醫藥的人士。
政府播台初期,政經未穩定,對於中醫藥政策不但搖擺不定,未予重視,且多歧視,為爭取中醫權益,設立中醫學校,本會第一屆理事長賴少魂道長,以國民大會代表身份奔走於中央政府主管機關及立法院、國民大會之間陳情,呼籲抗爭等等爭取,設立中醫學校。
民國四十六年,陳九如醫師接任第三屆理事長,陳九如理事長以民社黨中常委名望,繼續為發展中醫藥而努力,民國四十八年賴少魂醫師眾望所歸再度當選第四屆理事長。
民國五十一年九月吳海峰醫師當選第五屆理事長。基於本會為國內研究中醫藥學術最高團體,為培養中醫藥人才,本會於民國五十年十二月及五十一年一月陸續開辦兩期內科研究班培訓學員一九七人,並遴選本會學驗兼優的會員為講師,
聘請本會理長吳海峰醫師為班主任兼內科學講師,
本會理事姜佐景為副主任兼傷寒論講師,
本會常監事黃維三(時任中國醫藥學院教授)為教務主任兼方劑學講師,
本會常務理事陳納藝醫師(時任華新中醫雜法社社長)為訓育主任兼醫學史講師
本會常務理事魏開瑜(時任中國醫藥學院教授)為總務主任兼兒科學講師,
本會常務理事謝樹庭為輔導委員兼婦科學講師,
中國針灸學會常務監事陳一清醫師為溫病學講師,
本會常務理事張百塘醫師為診斷學講師,
本會常務理事魏章坦醫師為內難經講師,
本會理事于立忠醫師(時任中國醫藥學院教授)為藥物學講師,
本會常務理事張渙帆醫師為生理學講師,
本會常務理事朱士宗醫師(時任中國醫藥學院教授)為外科學講師,
本會理事惲子愉先生為藥物學講師。
本會內科研究班為國內惟一養成中醫師教育的研習班,
研究班結業的學員大部份於考取中醫師考試後,投入中醫臨床工作,其中優秀者並成為中醫藥公會領導幹部。
吳海峰理事長任內最為中醫界稱頌,除了開辦內科研究班,並於任內呈請考選部,於五十一年秋恢復中醫師特考,檢覈考試及開辦檢定考試,賡續中醫命脈培養中醫新血輪,厥功至偉,協助本會常務理事覃勤、及陳周等醫師創辦台中中國醫藥學院,使中醫納入正規教育,吳海峰理事長嗣蟬聯第六、七、八屆理事長
。
民國六六年,中國醫藥學院教授魏開瑜道長當選第九屆理事長,並連任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屆理事長,任內配合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張正懋理事長(時任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任委員)爭取中醫系列入大學法,使中醫在大學教育生根,在立法院爭取立法委員支持通過設立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民國八十三年陳成章醫師當選第十四屆理事長,並於八十七年蟬聯第十五屆理事長,任內運用立法院人脈,三讀通過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組織條例、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組織條例,並協助成立中國醫藥研究所發展委員會,推動中藥商培訓事宜。
綜計本會成立五十年來,我們向政府抗爭大事者,約有下列數端:請政府設立國立中醫藥院校,呈請恢復中醫師特種考試,中醫師檢覈考試和增加中醫師檢定考試。檢定考試對於增益中醫師新血輪,貢獻最大。蓋凡有志報考者,無論其學歷如何,凡年滿廿歲即可報考。檢定考試及格,即可參加特種考試,不受醫師法第三條第 款之限制。
至於爭取中醫公保勞保醫療服務,雖歷盡艱辛,幸終抵於成。他如呈請於衛生署,設置中醫藥委員會;於教育部設立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並歷次護所成功;中醫師英文譯名自草藥醫生(Herb
doctor)正名為:The doctor of chinese medicine等等,皆為策群力的結果。說明我們在這半世紀內奮鬥的歷程。
中華民國中醫藥學會為國內最早成立的中醫藥團體之後,中國鍼灸學會(首屆理事長為吳惠平博士)、中國藥用植物學會(首屆理事長為成一法師)、自然療法學會(首屆理事長為陳紬藝教授)、中國醫史學會(首屆理事長為李樹猷博士)等,皆由本會分枝而出,蓋以他們發起人皆為本會會員,本會歷屆理監事皆為中醫中藥界領導者,皆共同為創造中醫藥事業而努力奮鬥。 |